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中心 >> 德育动态
学习《传染病防治法》 贯彻依法防控疫情规定
时间: 2022-06-17 来源: 蓟州区实验中学 点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法律上完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修改工作部署,进行修改完善成法。制定和颁布《传染病防治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蓟州区实验中学提醒您注意以下疫情防护法治规定内容:

  一、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一类?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为什么对新冠肺炎采取“乙类管理、甲类防控”?

  之所以将新冠肺炎未规定为甲类传染病,系因其并未达到鼠疫、霍乱两种疾病的高致死率,但其具备如下特征:人际传播、无特效药、危害较大,故应按照甲类防控措施,保证其在可控范围内。

  三、对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如何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四、对妨碍新冠肺炎防控,不服从、不配合或者拒绝执行有关政府决定、命令或者措施等行为,有哪些法律责任?

  《刑法》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五、《传染病防治法》中,公民在疫情防控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包括哪些?

  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任何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蓟州区实验中学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普及推广关于疫情防护的法治规定内容,深化了师生法治学习效果,为该法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10 09:02:47